首页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党史国史之窗  机关党员干部应知应会300题
当前位置:党史国史之窗 -> 《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10》 -> 第八章 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966年5月—1976年10月)
二、开展三线建设和学习大庆、大寨,研制推广杂交水稻

   

    在“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的动乱年代,湖南省各级党组织努力履行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职责,利用“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冲破阻力,克服困难,注意抓工农业生产、抓基本建设,特别是贯彻中央指示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和群众性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支持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为首的农业科技人员潜心研制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后,省委、省人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领导工农业生产。省委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领导人员坚守岗位,挺起腰杆,挑起担子,把各项工作搞好;广大工人、农民和财贸职工,要把革命干劲用到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去,保证革命、生产两不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少了运动对经济工作的干扰破坏,使当年全省经济仍然取得较好成绩。

    19672月,在全省党政机构瘫痪的情况下,省军区出面召开全省三级干部会议,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建立健全各级生产指挥班子,落实各项生产计划,大力支援农业,搞好春耕生产。省里成立“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地、市、县成立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处理经济问题。省革委会筹备小组成立后,建立由华国锋任组长、负责全省经济工作的领导机构——“湖南省生产指挥部”,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19671968年的全面动乱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级党组织仍然想尽办法,力求减轻损失。

    1969年后的数年间,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省委、省革委会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农业和地方工业、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并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全省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到1973年年底,全省农业总产值67.86亿元,粮食总产量175亿公斤;工业总产值101.3亿元,首次超过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22亿元,成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最高的一年。

    加强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60年代中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发点是为对付外来侵略的突发事件。所谓三线,即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北、西南地区为三线。湖南西部被列为西南大三线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今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张家界市、常德市、益阳市在内的43个县市区,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0%。省委抓住这一发展湘西地区、加快全省经济建设步伐的时机,先后成立由省党政军主要领导组成的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和国防战备领导小组,负责三线建设的动员、规划和组织工作,同时确定涟源、新邵、新化、安化、益阳、衡阳、双牌、道县、长沙等10个县市为本省的小三线建设地区,主要建设一批生产常规武器的中型地方军工企业。从1965年起的10余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湖南调集大批建设力量,进行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1965年至1966年间,以国防工业为主体的19个大中型项目在湘西地区相继动工兴建。19693月苏联军队入侵中国珍宝岛地区的流血事件发生后,三线建设掀起新高潮,又有35个大中型项目投入施工。重要工程有湘黔铁路、枝柳铁路、凤滩水电站、金竹山火电厂、资江氮肥厂、湘西仪器仪表厂、浦沅工程机械厂、湘澧盐矿、湖南印刷机械厂、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等,扩建项目有涟源钢铁厂、涟邵煤矿和柘溪水电站等。中央、省委从军队和地方抽调大批干部和近200万民工,以民兵建制形式开赴湘西,参加各项工程建设。仅参加湘黔和枝柳两条铁路建设的民工就达百万人。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湖南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1971年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建设后,三线建设仍然占据显著位置,除完成“三五”时期结转下来的全部在建项目外,又增加湖南维尼纶厂、湖南拖拉机制造厂等10个大中型项目,使得在湘西地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达到71个,计划投资总额达45亿元,占全省当时基本建设投资的70%以上。为配合三线建设和发展地方工业,湖南省委还提出建立本省“小而全”工业体系,实现毛泽东提出的“十年基本建成工业省”目标。一方面重点建设一批为国防工业和农业配套服务的能源、建材、通用机械、轻纺等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另一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地县及社队发展小机械、小煤窑、小化肥、小水泥、小水电、小有色金属等地方小型工业。1973年后,湖南三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填平补齐,使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形成生产能力。通过大规模三线建设,建起航空、航天、电子、兵器、核工业等40多个军工和电力、煤炭、钢铁、机械、化纤等近30个民用大中型骨干企业,使湖南成为国防工业生产能力较强、品种门类较多的一个省份和国防军工基地之一,增强了湖南工业的整体实力,改变了湖南工业布局,对发展湖南基础骨干企业和地方小型企业、开发山区资源、振兴西部经济、带动经济回升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是197210月和197812月纵贯全省的湘黔铁路、枝柳铁路湖南段的建成通车,使湖南的交通运输状况发生根本改变,为怀化市发展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奠定了基础;金竹山火电厂、凤滩水电站、柘溪水电站等一批大中型水、火电站的建成和扩建,涟源、新化、石门、慈利、辰溪、溆浦、会同等地一大批大中小煤矿的建成投产,以及一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成,使全省能源工业有了显著发展,湘西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用电和人民生活用电基本上得到解决。全省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是在“准备打仗”和“文化大革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这此建设过分突出“备战”,片面强调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许多做法违背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汲取。

    大庆油田是中国工业战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面红旗。1964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后,湖南省委积极开展全省性的工业学大庆活动,树立湖南橡胶厂等典型。197141日,湖南省委发出给全省工交战线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一封信,号召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走大庆路、办大庆式企业。419日,省委、省革委、省军区邀请大庆代表团来湖南介绍经验,在全省各地作报告14场,听众近100万人,在全省掀起工业学大庆高潮。省委、省革委会多次召开全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推广涟源钢铁厂、攸县五小工业等的经验,表彰一批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为在动乱年代坚持生产、发展经济树立了艰苦创业的典型。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湖南继续开展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运动。全省工业学大庆会议表彰了长岭炼油厂、湖南建湘瓷厂、株洲冶炼厂、岳阳化工总厂、湘潭钢铁厂、湘江机器厂等一大批学大庆先进单位和大庆式企业。通过工业学大庆运动,使湖南的工业交通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但也存在把大庆经验绝对化和形式主义化,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相联系等问题,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湖南是农业生产重要省区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湖南农业生产连续13年获得丰收,其中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是一个重要因素。19642月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湖南广泛持久地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19665月,全国农业战线大寨式典型展览到长沙展出,湖南宣传自己的先进典型——岳阳县毛田区。1968年冬到1969年年初,全省组织4万多干部到昔阳和大寨学习,先后树立了一批批先进典型,县一级有新田、安乡等,公社一级有常德县蔡家岗公社。196911月,毛泽东视察湖南时,高兴地对黎原、华国锋等省革委会负责人说:“你们南有新田,北有安乡,路子走对了,各地搞自己的大寨!”19705月,省革委会推出龙山县洛塔公社和邵东县野鸡坪大队两个典型。19709月国务院推广山西省昔阳县三年建成大寨县的经验后,省革委会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先后在衡阳、湘潭、长沙等地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多次邀请陈永贵、郭凤莲等到湖南介绍经验。19749月,湖南省委正式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对运动作了进一步推动。19759月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之后,湖南农业学大寨运动进入普及大寨县阶段,省委从县以上机关抽调数万名干部,组成农业学大寨工作团,深入农村基层。19761月,省委在长沙举行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表彰1046个先进集体和李光庆、唐纯银、毕承松等390名先进个人,以及茶陵、桃源、安乡、新田、华容、攸县、邵东、衡东、溆浦等22个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和君山、钱粮湖两个国营农场。农业学大寨运动,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实行科学种田、改变干部作风和促进粮食增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期间,全省先后修建黄石、欧阳海、涔天河、青山垅等大型水库和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完成一批灌区配套建设和电排建设,湖区田园化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此外,还生产了大量化肥、农药和农用机械,到1975年社队企业总产值达到10.87亿元,1977年全省拖拉机达到3.3万台。但是,受“左”的错误影响,政治上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劳动管理和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生产关系上搞“穷过渡”的大队核算、人民公社核算,工作指导上违背客观规律,生产指挥上搞形式主义、一刀切,甚至用强制手段推行“左”倾政策,扼制农村商品经济,对农业生产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20世纪50年代开始,湖南省委就坚持科学种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实现3次重大改革,即单季稻改双季稻、高秆品种改矮秆品种和常规稻改杂交稻,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使湖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更加重要,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更多。其中支持袁隆平等农业科技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育成推广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之一。1964年,袁隆平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培育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增加粮食产量的设想,并着手进行研究。经过3年艰苦努力,终于培育出一批“野败”型不育系和保持系,使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加快杂交水稻研究,省革委会成立研究领导小组和由省农科院、安江农校、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贺家山原种场等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科学实验。197210月,第一次全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的杂交水稻研究得到国家的肯定和重视,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组成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在23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开展研究。1973年,袁隆平等在省农科院育成二九南1号不育系,贺家山原种场周坤炉等育成‘V20不育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黎垣庆测出IR26具有恢复力,并于当年成功实现3系配套,在全世界率先研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使水稻生产实现最重大的第三次变革。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内外长期流传的水稻这种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旧观念,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1974年,全省试种籼型杂交水稻20亩,亩产过500公斤。1975年冬,国务院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省委、省革委成立以毛致用为组长的杂交水稻推广领导小组,确定“一年试种,两年大面积推广”的部署。全省组织1万多人到海南、广西借田繁殖制种。1976年全省杂交稻种植126万亩,比常规稻增产近30%。此后,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推广,并且走向世界。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 

出处  《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10P145-150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WebMaster:web@library.hn.cn 备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