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委通信兵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6年5月生于平江县清水乡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农运干部,他从小受到大革命的影响,11岁任儿童团长,参加土地革命斗争。1930年加入共青团,率领少先队员配合红军两次攻打长沙,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和共产党员。历任湘赣红军独立一师连指导员、红六军团五十团侦察连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在红六军团西征先遣行动中,任红军侦察科科长,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率侦察员深入敌区,刺探敌情,起开路先锋作用,多次受到军团首长萧克、王震的表扬。在战斗中多次负伤,坚持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离部队,走完万里长征。
1937年8月,从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毕业后留校工作3年,培养八路军军政干部,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帮助知识青年发扬光大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后任陕甘宁留守兵团一旅团政委、旅政治部副主任,在加强部队建设、反对军阀主义和教条主义等方面很有创造性,总结和推广了排长马仁义爱兵模范事迹。总政治部号召全军开展了学习马仁义的尊干爱兵活动,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绥五分区司令员,旗帜鲜明地执行党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方针,率部同国民党、阎锡山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保卫人民的胜利成果,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1946年军调处大同执行小组到解放区云岗视察,他作为驻军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立场坚定,党性坚强,义正辞严,有理有节,揭露了国民党违反停战协定的事实真相,表达了人民解放军打击敌伪势力的决心。1946年12月,任五旅政委,参加了转战陕北、保卫党中央的艰苦斗争,把部队带成一支敢打善战的野战劲旅。
建国以后,历任公安部人事局局长、政治部副主任、十局局长、交通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工作勤勤恳恳,雷厉风行,待人热情,团结同志,在工作中创造了新的成绩。1957年任军委通信兵副政委兼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委,在学院创建工作和教育实践中,确立正确的办校育人指导思想,做扎实、深入的工作,为人民解放军培养了一大批通信指挥干部和电子科技人才。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仍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刚正不阿,至死不渝。1967年8月24日不幸逝世,时年51岁。1975年获平反昭雪。1987年,他的老首长王震、郭林祥等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耿耿赤心献身军旅》的文章以纪念他逝世20周年。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